首页 > 疾病控制 > 精神卫生

爱你所是


来源:      发布时间:2022-06-01 11:20:47     点击率:417

 

在北大六院的心理门诊中,经常能遇到这样的情境

父母:“我们不要求你每次考第一,但是不要浪费了自己的天赋。虽说天天上网课,但也要自律。你看你同学小琪就很优秀,要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。”

孩子:“我爸妈虽说不要求我考第一,但是我考第二回家时,他们的脸色很难看。吃饭的时候,谁都不说话,好像如果我不优秀,我就不配吃饭,不配做他们的孩子,不配被爱。”

一些父母对于优秀的执念,甚至以牺牲健康的亲子关系为代价。此时,请鸡娃的父母们反思:“优秀”到底是谁的需要?如果孩子只有做到优秀,才能感受到父母是爱自己的。那么,我们到底教会了孩子什么呢?

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“只有优秀,才能被爱?”

虽然“变得优秀,值得被爱”是一个很多人都有的信念,但这个信念有很多弊端。

 

01追求优秀,并非为了优秀本身

很多人追求优秀,不仅仅是为了优秀本身,而是为了能够让更多人来爱自己,这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。一个努力学习的孩子,感受不到学习本身带来的任何乐趣,进步的动力全部来源于父母是否认可自己,考第一就是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,更是辛苦而困惑的。

02企图控制别人

同时,“变得优秀,值得被爱”也是企图控制别人的一种念。我变得优秀,是因为我希望别人来爱我。所以,在一些亲密关系中,我们经常见到,“我貌美人善对你好,你怎么可以不爱我?”表面上是一种付出,是一种自我要求,实际上是在控制关系,“你必须是我想的那样爱我才可以,才公平”。可见,优秀本身只吸引了关系,却并不能建立并维持关系。

03限制了孩子的发展

更重要的是,当父母的价值观是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,并向孩子传递这种教育理念的时候,就限制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发展。我们经常听到有的父母说,“你再这么不听话,没人会喜欢你”。

04自我物化

更糟糕的是,如果孩子认同了这样的说法,他就没有办法去做很多他真的想做的事情,也无法成为他想成为的自己。因为他得去为“要被人爱”的需求服务,就如同画地为牢,有很多事情他都会去考量,我这样做别人怎么想,我这样做别人接不接受,我那样讲话别人会不会不高兴等等。这是一个自我物化的过程。

孩子会把更多的关注点都投注在“我合不合格,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产品?我怎么样能够变成一个更好的产品?变成一个功能更强大的产品,才会有人使用我,有人喜欢我,有人每天把我捧在手心里,就像拿着一个好的手机一样”。于是,我们就变成了一个要不断的更加优秀,不断迭代的更好的产品。

而真正健康的亲子关系是:父母爱孩子,只是因为你是你。

孩子在父母面前,

相信自己是被接纳的,即使你有百般缺点;

相信自己是被欣赏的,即使有时狼狈不堪;

相信自己是被允许的,即使做错了事,说错了话。

父母爱你,如你所是。

万维钢的《中国各阶层的三种教育目标》中提到,中国现阶段的流水线教育的默认生产目标,并不是在培养“人”,而是在打磨和挑选器具。

下等的器具,是某种实用工具,如果对应一般家长,他们要求孩子有一个容易找工作的学历和技能。

而上等的器具,则是工艺品。工艺品的价值可以用一系列指标来衡量,如材质是不是黄金的、镶有多少石等。打磨工艺品的家长,对孩子的期望是各种素质教育:会各种才艺、学习成绩好、会英语、身体棒、长相漂亮等等。你拥有的素质越多,别人就越觉得你好,值得拥有。

作为人,如果非要以物化的说法来比喻,可以是一件“艺术品”。真正的艺术品追求独一无二,跟任何已有的东西都不一样,根本就没有标准。我们不用担心自己是否足够好,以期得到别人的欣赏和爱。

自我物化背离了人的本性,背离了我们应该去拥有、体验或者享受生命的那些原初的质朴的东西,所以要有所觉察

如何让孩子体会到“父母爱你,如你所是”

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。爱是流动的,如果想让孩子体会到深深的被父母无条件地爱着,父母首先要被爱滋养着。只有内在爱意满满的父母,才能培养出有爱的娃。一对自顾不暇、内心匮乏的家长,很难养出健康的孩子。

那么,父母应如何“自爱”呢?

首先,父母要承认每个人都有追求优秀,获得更多认同的需要。

这是人的一种本性,没有错,也不是一个问题。我们认识到,在我们的身体中就存在着这样一个部分,作为一个普通人,就会有把自己当成产品的一部分。

同时,父母有退路和选择。

比如,在某个时候我想起来了,不想把自己当成产品,我能够有主动权,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、喜欢的事情,而不是变成一个产品或者合格品,邀请所有人来对我打分。

可能过了一个月,我又忘了,又变成一个产品,又希望有人来打分,又期待变成一个更好的产品,这没有问题。但是在那个时刻,要有一个觉察:“我又在这样一个状态里面,我要不要出来一下,我也可以再出来一下。”

想卷就卷,想躺就躺,灵活切换。

我们有的时候也允许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,因为所有人都会这么做。即使有所觉察,也并非就要“洗心革面”,而是允许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经历某些重复。想内卷的时候就卷起来,觉察到累了,想躺平就躺一会儿。不断的有这样的觉察,我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由。

你可以选择这样,也可以不这样,这就是我们的一个自由所在。所谓自由,不是一定要做某些事,或者不做让我们感到很受束缚的事;而是说,你可以在某些状态里面,甚至是某些你不喜欢的状态里面,你允许自己进去,同时你也允许自己出来。比如作为一个女生,你可以想撒娇就撒娇,想撒泼就撒泼,这是你的自由,可以随时灵活切换。

当父母有了情绪上的自由,就可以充当孩子的情绪容器了。

当孩子愤怒的时候,可以向爸妈发火;

当孩子孤独的时候,可以找爸妈陪伴;

当孩子脆弱的时候,可以依赖父母的保护;

当孩子难过的时候,可以寻求父母的安慰。

当父母能够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状态有所觉察,体会到自由与选择,甚至能游刃有余地“自爱”时,必然有能力更好地去爱孩子原本的样子。在亲子相处中,父母可以通过内在的爱的流露去养育孩子,孩子就会感受到爱,轻松的爱、无条件的爱,孩子也会更加健康且优秀。  

六一儿童节之际,愿已经成为父母的你们,都能享受这个身份给人生带来的宽度。无论是自己还是孩子,都能享受到“爱你”。自我成长,健康养娃!

 

参考资料1.  微信视频号:曾奇峰心理工作室2.  万维钢《美国教育各阶层分析(下)》

注: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侵删歉。

作者:石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

 

(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精神卫生686”)